湘潭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考试大纲(2023年)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物理化学》是化学相关学科的
专业基础课,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来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且物理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大大充实了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因此,该课程被指定为化学相关学科
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专业基础考试课程。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详细要点见第二部分,重在掌握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强调对物理化学所包含的原理和公式的理解与运用。
三、评价目标
考试的目标是考查学生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180分钟,闭卷笔试。
第二部分考试要点
(一)气体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及微观模型;
2.气体分子动理论;
3.实际气体,范德华状态方程,临界现象,对比状态方程,对比状态原理;
4.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饱和蒸气压等概念及计算。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概论及基本概念;
2.热力学第零定律;
3.热力学第一定律;
4.可逆过程及功的计算;
5.焓与热容;
6.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7.卡诺循环;
8.实际气体的Joule-Thomson效应;
9.热化学,各种热效应的定义及与反应热的关系,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赫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10.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本质及能量均分原理。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各种文字表述、数学表述及物理意义;
2.卡诺定理、熵的概念,各类过程的熵变的计算方法;
3.熵的统计意义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
4.自由能函数的定义、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5.热力学判据;
6.热力学函数的关系及其应用;
7.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
(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1.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法及其相互关系;
2.偏摩尔量及化学势的含义及应用;
3.气体的化学势,逸度;
4.拉乌尔(Raoult)定律和亨利(Henry)定律及应用;
5.理想溶液的性质,溶液各组分的化学势及其标准态;
6.稀溶液依数性,分配定律;
7.了解Duhem-Margule公式;
8.活度及活度因子;
9.了解理想溶液的微观说明。
(五)相平衡
1.相、组分数和自由度的意义及其计算;
2.相律在相图中的应用;
3.杠杆规律及其应用;
4.单组分体系的相图,克拉贝龙(Clapeyron)方程,外压与蒸气压的关系,水的相图;
5.二组分体系等压相图及应用,蒸馏原理,蒸汽蒸馏,区域熔炼;
6.相图的绘制及分析,水盐法,热分析法,步冷曲线;
7.三组分体系的相图,等边三角形法。
(六)化学平衡
1.用化学反应等温式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2.各种平衡常数的表示及其相互关系;
3.温度、压力、惰性气体等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及其应用;
4.从平衡常数计算平衡转化率和平衡组成的方法,复相平衡;
5.同时化学平衡;
6.反应的耦合;
7.复杂体系近似计算等的处理方法。
(七)统计热力学
1.统计热力学概论,等几率原理,宏观态、微观态和热力学几率等基本概念;
2.最概然分布及其物理意义;
3.配分函数的概念和各种运动形式的配分函数的计算;
4.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5.配分函数的应用。
(八)电解质溶液
1.迁移数、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平均活度、平均质量摩尔浓度、平均活度系数、离子强度等基本概念;
2.法拉第定律及应用;
3.离子的电迁移;
4.电导理论,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应用;
5.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离子强度及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九)可逆电池热力学
1.可逆电池、可逆电极的概念,电池的表示,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2.电池反应和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
3.电池与反应的"互译";
4.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及其计算;
5.电极电势的概念,标准电极电势表的应用;
6.电动势产生的机理;
7.浓差电池,液体接界电势,盐桥的作用;
8.了解生物电化学。
(十)电解与极化
1.分解电压、极化作用、超电势、析出电位等概念;
2.极化作用产生的原因、类型及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3.氢超电势及塔菲尔(Tafel)公式;
4.电解时电极反应的一般规律,电解分离;
5.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及防腐;
6.了解化学电源。
(十一)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1.了解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
2.反应速率的表示,质量作用定律、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基元反应、速率系数、活化能、链反应等概念;
3.简单反应的基本特点和动力学方程;
4.对峙反应、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等典型复杂反应的基本特点和动力学方程;
5.阿伦尼乌斯公式和活化能的意义及相关计算,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6.反应速度的实验测定法;
7.链反应;
8.拟定反应历程的基本方法。
(十二)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1.有效碰撞、反应截面、临界能、碰撞频率、势能面、反应坐标、活化络合物、活化熵、活化焓等基本概念;
2.基元反应的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理论模型、基本要点;
3.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速率系数的表示及与阿伦尼乌斯公式的对比;
4.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
5.溶液中反应、光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6.单分子反应的机理;
7.分子反应动态学,快速反应。
(十三)表面物理化学
1.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附加压力、亚稳相平衡、吸附等基本概念;
2.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杨-拉普拉斯(Young-laplace)公式及计算;
3.开尔文(Kelvin)公式及在亚稳相平衡中的应用;
4.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及作用;
5.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6.固体表面吸附的朗格缪尔(Langamuir)吸附理论模型、要点及结果;
7.吸附的本质-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8.液-液、液-固界面现象;
9.毛细凝聚;
10.固体表面吸附的其他理论及吸附热。
(十四)胶体
1.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
2.胶团结构的组成部分及其表示方法;
3.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4.胶体的制备;
5.胶体分散体系的动力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及其应用。
第三部分考试样题
可以参考近年的考试试题,但不要以此去推测考试侧重点。考试题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但出题范围原则上不会超出大纲。
参考书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