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348]考试科目名称:文物及博物馆学综合
一、考试内容及要点
(一)中国考古学概论部分
第一章导论
(一)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考古学、考古学文化、考古时代的划分、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等内容。
(二)考古学的分支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包括史前考古、历史考古、环境考古、民族考古、美术考古、宗教考古、科技考古、水下考古、工业考古、公众考古等考古学分支及考古学与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关系。
(三)考古学简史。包括世界及中国考古学史的主要人物、考古发现和理论方法。
第二章田野考古和研究方法
(一)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整理资料和编写报告。主要考察田野考古各环节的主要内容。
(二)考古学基础研究方法。包括考古地层学、类型学、年代学、文化因素、聚落考古等研究方法。
(三)考古学阐释。包括遗迹、遗物、自然遗存、环境、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的研究。
第三章旧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的制作、类型和特征。包括旧石器的制作方法、石器类型和特征。
(二)中国古人类化石与人类起源的争论。包括重要的中国古人类化石及其所处时代、人类起源的几种观点。
(三)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晚期文化。包括各期主要遗存和文化特征。
第四章新石器时代
(一)新石器时代文化分期与区系。主要考察新石器时代各期文化特征、区系理论主要内容。
(二)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区。包括黄河中游区、黄河下游区、黄河上游区、长江中上游区、长江下游区、华南区、辽河区几大区域的文化谱系和主要特征。
第五章夏商周时期
(一)中国青铜时代特征。包括青铜时代概念、主要青铜器种类、纹饰和铭文的总体特征。
(二)夏商周中原地区文化特征。包括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西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
(三)商周时期边远地区的青铜文化。包括南方地区、北方草原、四川、云贵高原主要青铜文化的内容。
第六章秦汉至宋元时期
(一)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主要考察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程及各时期主要城市如汉长安、洛阳、三国魏邺城、北魏洛阳、唐长安、扬州、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大都等城市的特征。
(二)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墓葬。包括各时期墓葬形制、随葬品种类及其反映的丧葬观念变迁。
(三)秦汉至宋元时期的手工业。包括铜镜、钱币、铁器制造、金银器、陶瓷等。
(二)文物学概论部分
第一章导论
(一)文物的概念、价值、分类、定级、作用等。
(二)文物鉴定的内容与方法。
(三)文物保护原则。
第二章陶瓷
(一)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二)陶器。包括彩陶、黑陶、白陶、印纹陶、汉代铅釉陶、唐三彩、紫砂陶等。
(三)瓷器。包括窑炉(龙窑、馒头窑、阶级窑)、窑具(匣钵、支烧具、间隔具)、成型方法、装饰技法、装烧方法、原始瓷、青瓷、白瓷、青白瓷、青花瓷、颜色釉瓷、彩瓷等。
(四)历代著名瓷窑。包括越窑、岳州窑、洪州窑、邢窑、巩义窑、长沙窑、汝窑、哥窑、官窑、定窑、钧窑、吉州窑、建窑、龙泉窑、耀州窑、磁州窑、德化窑、景德镇窑等基本特征。
第三章青铜器
(一)青铜、青铜时代、青铜文明概念。
(二)青铜器类别。包括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主要器物类别及特征。
(三)青铜器纹饰。包括兽面纹、龙纹、凤鸟纹、动物纹、兽体变形纹、火纹、几何纹、人物画像等青铜器主要纹饰类别及特征。
(四)青铜器铭文。包括商代、西周、春秋、战国不同时期铭文特征。
(五)青铜器冶炼和铸造。包括范铸法、失蜡法。
(六)商周典型青铜器
(七)宋青铜器研究及宋元青铜礼器
第四章漆木器
(一)漆器制作与装饰工艺
(二)春秋战国至清代漆器特点
(三)宋元明清家具及其特色
第五章纺织品与服饰
(一)纺织品种类:以材料分有麻、丝、毛、棉等,以织法分有绢、纱、罗、绮、锦等。
(二)剌绣、缂丝
(三)各朝代服饰特点
(三)博物馆学概论部分
第一章博物馆学基本理论
(一)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包括博物馆学的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分支学科等。
(二)博物馆学的历史发展。包括欧美等地博物馆学、当代中国博物馆学的历史发展。
(三)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
(四)博物馆功能与类型。包括博物馆的定义、特征、基本功能、类型等。
(五)新博物馆学概念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博物馆历史。
(一)外国博物馆历史。包括世界早期博物馆现象、近代博物馆在欧洲产生和世界各地发展、当代世界博物馆。
(二)中国博物馆历史。包括中国早期博物馆现象,近代、中华民国、当代时期的博物馆。
第三章藏品征集、鉴定和管理
(一)藏品征集。包括藏品的概念、藏品征集原则、藏品征集途径、藏品原始记录等。
(二)藏品鉴定、定名和定级。包括藏品鉴定、定名、定级。
(三)藏品登记、编目和管理。包括藏品登记、分类、入库排架、编目、统计、建档、藏品管理规章制度等。
第四章陈列研究与设计
(一)基本理论。包括博物馆陈列、基本陈列、临时展览、各类陈列特点等。
(二)陈列的基本程序。包括组织陈列的基本程序、总体研究与设计、内容研究与设计、陈列艺术设计、动态陈列和高新科技运用等。
第五章博物馆观众、教育与服务
(一)博物馆观众。包括博物馆观众概念、观众构成、观众调查研究、博物馆之友、会员和志愿工作者等。
(二)博物馆教育与服务。包括博物馆教育主要任务、博物馆教育与服务的主要方式。
第六章博物馆的科学研究
包括博物馆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的体现、科学研究的组织和管理。
第七章博物馆管理
(一)博物馆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博物馆管理的任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博物馆管理的内容。包括机构设置、博物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与安全保卫、博物馆规章制度、博物馆自筹资金等。
第八章博物馆文创产品
(一)博物馆文创产品定义。
(二)博物馆文创资源与授权。
(三)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
(四)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
第九章博物馆建筑
(一)博物馆建筑的总体布局。包括馆址选择、平面布局与立面造型、结构的选型与材料的选用。
(二)博物馆建筑的主要功能要求。包括陈列厅布局、库房布局、采光与照明、室内环境及其控制、防火与防盗等。
(四)文化遗产学概论部分
第一章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第二章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文物古迹的价值,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村。
(二)文物古迹保护原则。
(三)文物古迹保护和管理工作程序。
第三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与特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第四章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辨证关系
(一)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
(二)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