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信息
院校招生
考研备考
考研资料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来源:青塔网 责任编辑:yd 时间:2019-06-28
如今本科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在毕业后选择了继续深造。2018年,上海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中,有27%的人选择了升学深造,包括国内读研、考双学位、或是出境留学。 这一比例高于上海64所高校毕业生17%深造的整体水平(上海市教委)。
如果看本科生的深造率,则更加惊人。复旦大学以本科深造率69%位列上海第一,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学以67%紧随其后,同济大学以57%排在第三位。这个数字在全国只有20.1%。
(图片来源:青塔)
毕业后深造比例在最近五年的上升十分明显。以4所一流大学(复旦、上交、同济、华师)为例,2014年至2018年选择境内外升学的人数占比由28.86%升至30.42%,其中选择国内升学的人数上升了3个百分点至19%。签约、合同就业的人数则维持在六成左右,未就业人数占比持续下降。
(图片来源:青塔)
从学科来看,基础学科读研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应用型的学科,比如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另一种是就业相对狭窄的学科,比如农学和医学。研究生毕业后,攻读博士、博士后的比例也不低。
(图片来源:青塔)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蓝皮书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6%。对一些学生而言,深造也是换个专业的机会。
复旦学生许陈本科读的是行政管理专业,辅修经济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学。这三个万金油专业不太挨着,直到大三时,她在实习中接触到给公益组织做商业咨询的工作,才感觉这是希望从事的职业,毕业后她选择了出国修读巴黎高耶鲁大学的管理学双学位课程。“准备先在巴黎高商奠定核心的管理学知识基础,然后去耶鲁感受一下‘情怀’路线。”她说。
为何教育、医疗行业成“双一流”毕业生首选
从2018年的数据看,13所大学毕业生们选择的工作行业集中在制造业、医疗卫生和教育、政府机关、信息技术,但不同的大学差异还是较大的,复旦大学的毕业生首选是医疗卫生和教育业、制造业、金融业;上海交通大学的前三个首选则是制造业、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同济大学的毕业生则对房地产、专业技术服务和汽车制造业情有独钟。
医疗卫生排名在各个高校都较高的原因,是上海双一流的大学中有五所高校都开设有医学院,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这两所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前五的医学院,而医疗专业学生就业专业相关度是最高的(麦可思)。背靠上海200多家医院的人才需求, 医学生在短则五年,长则十年的专业学习后大部分都会选择进入医疗卫生行业。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8届毕业生中,医学生就有1771人,占所有毕业生的20%,因此进入医疗卫生单位的毕业生也就占到总比例的19.56%。
“双一流”大学就业的毕业生学历偏高,以复旦、交大、华师大、同济四所“世界一流大学”为例,签约就业的毕业生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占78%,这导致他们进入教育行业的比例高于普通高校,尤其是博士生,进高校或科研院所仍然是第一选择。复旦大学有64%的博士生进入医疗卫生、高等学校/科研设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是67.77%,同济大学博士生中有48.78%的人进入教育、卫生行业;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进入学历教育、生化日用行业的比例是78.29%。
不过,“双一流”学生在基础教育行业中身影寥寥,除了以师范专业见长的华东师范大学有超过48%的毕业生在学历教育(“中等、初等教育”)单位比例为29.3%,我们很难看到其他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投身其中。同济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中等初等教育单位”占1%,上海交通大学只有0.59%。
金融业吸引力下降,政府机构、公共事务吸引力上升
哈佛大学毕业生对金融业的偏爱导致校长演讲时都要号召大家“抵制”华尔街的高薪。而在国内,金融业对优秀学生的吸纳力同样巨大。
2018届复旦大学选择从事金融行业的毕业生占17%,仅次于制造业和医疗卫生业,如果你是硕士,进入金融行业的机会更高,复旦硕士毕业生就业比例第一位就是金融业(23.44%)。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上海财经大学,有44%的毕业生从事金融行业。华东师大除教育行业外,信息技术行业和金融业排名第二和第三。
(图片来源:青塔)
但相比前几年,金融业的热度在下降,这是因为需求在下滑。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就业质量报告里提到,“与往年相比,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单位数量仍在逐年增加,但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金融业对毕业生需求量相比往年略有下滑。”
金融行业市场需求有所下降同样反映在其他高校的就业情况上: 复旦大学从事金融行业的毕业生连续两年下降,两年来从第一位下降至第三位,上海财经大学比去年同期下降七个百分点。在沪报到的毕业生中,金融业从业总人数占比降至五年来的低位,仅有7%。
(图片来源:青塔)
政府机关对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则在增加。复旦大学毕业生在“政府机关/公共服务/部队”工作的占8.5%,比去年增加2.74%,其次从事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较多的是同济大学(5.98%)、上海外国语大学(4.30%)。
“留在北上广”,信息技术和软件服务行业崛起
以城市而言,意料之中,上海是本地双一流高校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地,留在上海就业的人数总体占比达到79%(同济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海洋大学未有数据)。以复旦大学为例,92.7%的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上海就业人数占73.86%。上海交大毕业后在“北上广”打拼的有76.7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这五年留在上海的大学生流向增长最快的行业。五年间吸引的“双一流”毕业生已增长近七成,在在沪毕业生报到的行业中占11.35%。而制造业吸引力已经呈现下降态势,由2014年的25.47%跌至2018年的18.03%。这与上海市的产业布局转型表现一致。201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产业地图》提到,融合性数字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是四个主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图片来源:青塔)
互联网巨头的崛起造就了一大批高薪高技术的岗位需求。麦可思的就业蓝皮书显示,2015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的月收入最高,平均能达到9855元,其中“互联网开发及应用”类的岗位月收入平均10470元。
另一个增长较快的数据是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五年间增长了53%。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资讯服务等行业。2018年,获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资助创业项目共计360项,总计资助金额8008万元。较2017年的332 项, 7428 万元有明显增加。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均以31名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领先。
(图片来源:青塔)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更多备考资讯请点击考研动态栏目!
扫码添加获取各院校录取名单
扫码添加研线老师,打牢基础
2024考研备考择校指导
考研信息
院校招生
考研备考
考研资料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择校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