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信息
院校招生
考研备考
考研资料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来源:研线网 责任编辑:yd 时间:2019-07-12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故宫里的大小绘画、书法、瓷器、玉器、钟表、甲骨文等文物1807558件(套),这些故宫珍藏品之所以能够历经几代传承下来,与故宫里的修复师傅和保养师傅们的付出分不开。
《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让文物修复师这个“偏门职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比如古书画装裱修复的单嘉玖教授,青铜器修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有亮,还有进行瓷器修复、漆器修复、乐器修复、缂丝修复、唐卡修复、织秀修复、西洋钟表修复的文物修复师。世界各大博物馆有30、40名文物修复人员就很了不起了,故宫的情况如何?据介绍,2016年年底故宫医院成立时就有200名文物修复师。今年故宫招88名员工,结果引来了4万多人报名,共有17000人参加了考试。
现在的文物修复基本上靠的都是师傅带徒弟,老一代修复师退休了,下一代如何保证技术的传递?故宫文物医院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帮助。据悉,故宫文物医院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功能门类最完备、科研设施最齐全、专业人员数量最多的文物科技保护机构,是服务于“平安故宫”工程的重要项目。之所以命名为故宫文物医院,一是因为文物修复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像患者到医院看病一样,不仅需要有传统技术的工匠进行经验性地判断,也需要借助各类分析检测的仪器来诊断,以便在修复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护历史文化信息,不改变文物原状,实现传统工艺技术传承。
据悉,故宫将来还要和高校合作建立中国第一所文物医学院。文物医院和文物医学院两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是文物科技保护修复的机构,一个是培养修复文物人才的教育机构,未来从文物医学院走出来的学生将有机会到故宫文物医院去修文物。
“修故宫”大有“奇”人在
除了文物修复师,故宫里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都头戴毡帽、身着灰土色T桖,乍一看像是建筑工地的普通工人。但如果和他们打上交道会发现,他们个个深藏绝技,谈起古建筑来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其中还有不少是赫赫有名的“故宫十老”三、四代传人,也有一些是大学里高学历的博士。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曾希望故宫能出一部《我在故宫修古建》,“因为我们的古建修缮也是前所未有的,希望有部影视作品能够把这一段展示出来。”
这些“奇人”被统称为故宫官式古建筑修缮工匠,他们才是“修故宫”的人。据了解,故宫博物院工匠系统有着清晰的传承谱系,解放初期招收的工匠大多是营造厂的师傅,自清代起承接皇宫修缮工作,个个技术过硬,是建国后故宫博物院的第一代工匠,被后人称为“故宫十老”。在古建不断修缮的过程中,他们“以老带新”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青年工匠,五十年间故宫共培养了三代优秀的工匠队伍。
去年,故宫养心殿开始“百年大修“,借助修缮养心殿的机会,故宫决定招募一批工匠重新组建故宫的官式古建筑修缮队伍。故宫曾于2016年启动了养心殿官式营造技艺传承、培训与考核工作。培训课程按照“瓦、木、石、油饰、彩画、裱糊”六作分别进行,经过考核,共计116名工匠培训合格,19名优秀的资深工匠接受了故宫博物院的聘请。2020年,根据养心殿保护项目中的工作表现和考核成绩,最终留用大约30名优秀人才成为“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聘用人员,并组建故宫建院90余年来的第四代工匠。
修复并非重建。据单霁翔介绍,古建筑修复要“修旧如旧、最小干预”,故宫修缮,要使古建筑延年益寿,但不是返老还童,未来故宫只会越修越好。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就是故宫博物院在古建修缮方面的首次尝试,即以保护的手段,研究的态度对待古建筑修缮,使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上还原和展现历史信息。同时把古建修缮当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下一步工作做铺垫,让百年故宫越来越青春。
所以说故宫文物修缮师门槛是非常高的,这关乎到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万物的发展都有相通之处,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演变史,以史鉴今,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知识改变命运!愿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学者参与到这项事业中,将我们祖国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更多备考资讯请点击考研动态栏目!
扫码添加获取各院校录取名单
扫码添加研线老师,打牢基础
2024考研备考择校指导
考研信息
院校招生
考研备考
考研资料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择校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