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心理学备考:记忆(1)

来源:研线网   责任编辑:dwj  时间:2022-02-15

对于考研来说,在一定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决定考研的同学,应先了解想要报考专业的基本信息,对于心理学考研的同学来说,复试成绩占整个考研成绩的比例比较大,复试的专业课知识点,也需要提前了解和掌握。小编整理了“2023考研心理学备考:记忆(1)”,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记忆概述
 
1.记忆的含义
 
记忆: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记忆的过程
 
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编码、储存、提取
 
3.记忆的种类
 
图尔温将长时记忆分类:
 
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根据是否受意识控制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记忆的脑学说也有整合论和定位论,但是还包括一种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的概念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的SPI理论
 
(1),整合论: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
 
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
 
评价:得到细胞集合理论的支持。
 
(2),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 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
 
潘菲尔德(Penfield,1963)在医治严重癫痫病人时,进行了开颅手术,开颅后他用微电极刺激患者大脑皮层的颞叶,
 
引起了病人对往事的鲜明的回忆,
 
甚至听到了过去曾经听过的歌曲。科恩(Cohen)在给抑郁病人脑的不同部位电击时发现,电击右脑,损害了形象记忆,
 
但不损害言语记忆; 电击左脑,损害了言语记忆,但不损害形象记忆。鲁利亚(Luria,1972)发现皮层下组织与记忆有密切关系。
 
他指出,丘脑下部组织及部分边缘系统受损伤时,病人的短时记忆出现明显障碍。
 
(3)SPI理论:功能模块。 SPI是串行、并行、独立的缩写。 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
 
记忆的细胞机制包括:①反响回路: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人们认为它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看法。用白鼠跳高台的实验。②神经元突触的持久性改变是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③长时记忆会伴随着脑解剖结构的变化。
 
长时增强作用:在海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核心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活动增加。海马是长时记忆的暂时性储存场所。利用长时程增强机制,海马能对新习得的信息进行为期数小时乃至数周的加工,然后再将这种信息传输到大脑皮层。
 
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RNA分子结构承担的;机体内部的一些激素分泌能够促进其记忆的保持。
 
以上是小编整理“2023考研心理学备考:记忆(1)”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更多考研择校择专业信息尽在本栏目!

X

扫码添加获取各院校录取名单

扫码添加研线老师,打牢基础
2024考研备考择校指导

关闭

研线网

考研调剂

关闭

研线网